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刘藻精神一振,但并非因他贬责战事,而是听他的论调,颇为耳目一新。
刘藻读了不少诸子百家的典籍,猜测桓匡当是一名儒生。
果然,桓匡以儒家的目光谈起了武帝强征匈奴之弊。
刘藻往日所听,俱是赞扬,但到桓匡口中却是贬斥。
只是他的贬斥说得很委婉,不直指武帝,而是说起始皇帝,始皇帝一统六国后,并未停下征战,而是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长城,修筑灵渠。
刘藻听得津津有味,她听过武帝不少事迹,却甚少闻知始皇帝。
乍然一听,秦始皇竟与武帝颇为相似,同样好武力,善征伐。
她并不认为桓匡所言便是对的,但却对这种论调很感兴趣。
“如桓师所言,穷兵黩武,亡国之征,为何武帝倾一国之力,拦匈奴于国门外,我大汉至今,仍强盛不衰,国祚绵长?”
刘藻问道。
桓匡搭了搭眼角,淡淡道:“管子曰‘取民有度,用之有止,国虽小必安。
’武帝好武,却并非如始皇帝那般一味索民,不予百姓喘息的余地。
至昭帝,昭帝年少,却知爱民,施行德治,使民以时,方使大汉,又复强盛。”
他提到昭帝,容色和缓,对这曾经的弟子,显然甚为喜爱。
刘藻听罢,还欲再问,桓匡忽然意识到自己扯远了,忙又回到诗上,沉迷其中地吟诵,喋喋不休地说起“后妃怀文王”
。
刘藻失望,只得闭口不言。
桓匡滔滔不绝,讲得口干,抿一口温汤,继续说个不停。
此后几日,桓匡授课再未脱离过《诗经》。
孔子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其中的诗,便是诗经。
诗经有三百多篇,假设每二日授一篇,也得近两年方能授完。
刘藻不免有些心急。
但她又知心急无用,竟也不表现出来,除那日召见谢漪,每日皆往柏梁台听课,听完回宣室殿读一读旁的经典,竟是不急不躁,使人惊叹。
桓匡是昭帝的老师,他的授课风格,朝中不少大臣皆知。
教八岁童子这般教法,正是合宜,教十四岁的新君这般教法,便有些不大相宜了。
何况这位新天子,大臣们虽见得不多,几回下来,也略有了个大概印象,是一讷言沉稳之人。
这样的人,必是不甘受人摆布,自有一番志向。
桓匡那般授课,必会使陛下不满。
谁知一连半月,皇帝毫无不满,踏踏实实地上课,事桓匡甚恭,毫无天子之骄横。
大臣们面上不说,私底下也不免感叹一番,初觉陛下沉稳,必是刚直之人,不想竟看走了眼,陛下和缓,是柔和的性子。
唯有谢漪,听闻这些传言,笑着摇了摇头,那日小陛下可是屏退了宫人,当她的面气呼呼地说,“与其桓匡为帝师,朕宁可拜谢相为师,至少谢相容貌姣好,观之可亲。”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实习医生叶皓轩,意外的得到一本古书上的玄术与医道传承,自此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他银针渡人,术法渡鬼,成就济世仁心,都市生活逍遥自在,校花御姐加熟女,教师医生...
关于太上剑帝盘古开天辟地,结束混沌时期,开辟新时代!远古时代,神魔大战,魔族落败,始祖共工怒而触不周之山,毁神族气运!太古时代,妖魔横行,欲取代人族,称霸无尽星空!太河一役,大帝殒命,人族气运衰败,驱之西北,偏执一隅!千年后,惊世少年怀禁忌之体出世,踩踏诸界天骄,横扫九天十地!...
她天生乌鸦嘴,金口玉言断福祸,好的不灵坏的灵他命里带煞,一出生就灾祸不断,人称灾星皇子她嫌他命不值钱,他骂她是色尼,互相嫌弃直到有一天,她色胆包天的当众亲他抱他他的灾运忽然就停止了!从此逢凶化吉,遇难成祥他决定反击加倍抱她加倍亲她七皇子,求你做个人吧!不要再来祸祸我了!被堵在后花园的某女扶腰求...
嗯啊哈哈停!她被挠痒痒的无一点反抗余力。要么嫁,要么死!成为史上痒死的人。你敢不要我,我就睡到你要为止。明面上他是权势滔天的商界霸主,暗地里他是叱诧风云神秘军少,冷情,阴狠,暴戾,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令人闻风丧胆。一天一群单身狗两眼泪汪汪问老大,嫂子是怎么拜倒在你的雄风之下的?他挑眉...
关于一胎三宝直男爹地惹不起医院内,沐绾绾躺在产床上,死命生产。医生表示,又一个又一个,双胞胎!沐绾绾筋疲力尽,昏死过去。老人把卡放在女主枕边,示意保镖抱走了两个孩子。前脚刚走,沐绾绾又被痛醒了,还有个女孩!五年后,她携女归国,重试年少时的梦想。片场内偶遇萌宝兄弟,剪不断理还乱,是母子情深,父女情深,兄妹情深,夫妻额,傅井晨还没追到她。...
关于无敌小仙医医圣传人落难山村,却发现村里藏着大秘密!情节精彩,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