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太学是中国最早的高等学府。
汉代之前,学问这个东西都是各家私货,鲜有人公然传授,所以当时广收门徒的孔圣人才如此受人尊敬。
但就算如此,孔圣人有一说是只收了七十二个人,有记载曰“有冠者五六,童子六七”
加起来就刚好七十二,但据考究孔子一生收的弟子应该是2000-3000人左右,只不过出名的并不是很多,就是那几个。
在历史上,儒家在教育这一块的贡献确实比起其百家来说,更为领先一步,“有教无类”
这种平等的思想对于当时的人来说不亚于是天降福音。
在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愿陛下兴太学,置名师,以养天下之士”
的建议,在长安创办太学,传授《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经典。
虽然董仲舒建议创办的太学夹杂的都是自己的私货,并没有后世大学那样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但是对于公元前的古人来说,有一个地方能够学习到知识,就已经是万幸了。
那时候绝大多数的知识都被各大世家珍藏,轻易不示于人,更别说传授给不是自己家族的人员了,因此太学的设立不亚于在学术界上刮起一道飓风,进一步确立了儒家的地位。
《礼记·王制》记载:“王子命之教,然后为学。
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
这里的“辟雍”
,就是国立大学的雏形,诸侯国国都设立的“泮宫”
,就是模仿太学所设立的地方大学。
经过汉代历代皇帝不断的加码,太学从汉武帝一开始的小规模50人学生,到了汉昭帝时就达到了100人,汉宣帝时增长为200人,汉元帝时突破了1000人,汉成帝时3000人,王莽时更是暴增至10000人,到了东汉质帝时已经是“游学增盛,至三万余生”
。
30000名学生什么概念?跟后世一所大学的学生数量基本上没什么差别了。
这么多的学生自然衣食住行形成了一系列的产业链,在东汉,光太学学生的寄宿的宿舍就有“凡所结构达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
,就更不用说其他的了。
学生聚集在一起,都是热血青年,难免就会为了一下国家政策有点小意见啊,小见解啊,都会觉得若是有朝一日我当上了某某方面的官员,定会怎样怎样……
平常说说也是无妨,但是奈何不了有心人的鼓动,太学学生曾经几次参与国家政治,西汉哀帝时,博士弟子王咸曾聚集太学生千余,以图解救执法不阿的司隶校尉鲍宣。
东汉晚期陈蕃、李膺等人反对宦官的气焰嚣张,也是聚集了一批太学生响应,所以这些太学生也成为宦官打击的对象,不少与党人有牵连的人遭到禁锢。
记载中太学生被宦官逮捕和囚禁的达一千余人,太学甚至一度被关停。
汉灵帝后期为党锢之祸的人员平反,当然也就重新开放太学,开始招生。
按道理来说斐潜已经是郎官了,就不用再走太学的这条路,但是奈何蔡邕是太学重要的博士,光蔡邕一个人讲的课就有《诗》、《书》、《春秋》、《尔雅》还有专门的开设的琴乐课,而且这些课也不是学生想上那节课就可以上那节课的,要看蔡邕心情,每个月就只有两天来上课,具体上课的内容由蔡邕自己决定,只不过提前个几天告诉太学管事公布一下而已。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关于不朽仙婿一梦既千年,作为人见人嫌的上门女婿孟恺,从修真界归来了,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摆脱赘婿的称号和妻子离婚,没想到妻子在几年的相处中,已经不自觉的爱上了他。既然这样,那以前的上门废柴就要开始逆袭了,虽然他是上门女婿,但他也要做不虐主的上门女婿,所以,这个家,他说了算。...
关于狂妻和逃夫之间的战斗她嘻嘻一笑,将几位一毛一的军官赶出宿舍后,在那张小床上坐下,拍了拍床沿睡觉!他的脸开始像调色盘,怒气,在眸底里窜来窜去!这里,是驻地,部队驻地!那有什么关系?我们是拿了红本本的夫妻,不是姘头更不是相好!那也不行。他拿起军装就走。首发woo18ccωoо1⒏υip...
关于穿越无敌天下一套至尊武侠系统,无限畅游金庸武侠江湖,打天下,撩小姐姐一个都不能少!...
唐皎皎作为国公府嫡小姐,在太后膝下长大,要风得风要雨的雨,唯一不顺的便是下嫁给无名小卒吴谦尘。一朝变故,太后仙逝,与君和离,她沦为伶仃无依的孤女。殊不知,踏出皇宫的那一刻,才是一切的开始!...
简介「哥,你果然一点儿都不爱我。永别了!」某天,被XOnline腐化掉的祈祐南说自己被求婚。被哥哥无视后,他哀慼慼地离家出走。为了把弟弟找回来,祈洛希不惜进入XOnline...
龙啸远重生了,他欣喜万分。只是,为什么却重生在了一个昏君的身上?这个昏君,宠佞臣杀忠良,无良到了极点!这个昏君,娶了一将军之子为后却给予无尽折磨!他怎么会重生成这样的人?那个男妻皇后明明风化绝代好吗?这样的人,既然昏君不要,那就让他来要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