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他本是读书人,契丹南下时被抢来的,作为陪嫁的奴隶到了述律后那儿。
韩知古在辽国一直很不得志,因为他是宫内人的身份,清史讲就是包衣出身,属于皇室的奴隶。
但他有一个好儿子,也就是韩德让的父亲韩匡嗣,此人通医术,经常给述律后和太祖皇帝看病,很受述律氏和太祖皇帝的宠信。
当时契丹刚刚兴起,急缺人才,尤其缺医生,粗通医术的人在那儿都能得到宠信。
韩匡嗣就借着给太祖和述律后看病的机会,推荐自己的父亲。
太祖说你什么都会,真是个人才啊。
韩匡嗣说了,我有今天是我爸爸教导的结果,我爸爸比我还有本事。
他一推荐,太祖就召见了韩知古。
史籍记载,太祖跟韩知古论事,发现韩知古有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经国安邦的大才,于是开始重用他。
“太祖平奚及俘燕民,将建城,命韩知方(当为“知古”
)择其处,乃完葺柳城,号霸州彰武军。”
(《辽史地理志三》)太祖平定奚族,俘获了中原燕地的汉民之后,让韩知古建城安排这些人,建城之后,号彰武军,授韩知古彰武军节度使职位。
从此,韩知古辅佐太祖,成为太祖皇帝的佐命功臣。
可以讲,把中原制度介绍到契丹的主要就是韩知古。
韩知古、韩匡嗣父子俩互相提携,最后都身居高位,历事数朝。
韩德让就出生在这样一个世家,父祖都在辽做大官,深受皇帝信任。
韩德让从小饱读诗书,文武兼备,高梁河之战的时候,韩德让是幽州守将,不但能文,而且知兵。
这样一个人,景宗皇帝对他十分宠信。
景宗皇帝临终前,召见两个大臣,托付后事。
其中一个是耶律斜轸,这不用说了,南院大王,本家骨肉;另外一个就是汉臣韩德让。
所以韩德让和耶律斜轸,应该说是顾命大臣,辅弼幼主,千钧重担,压力山大。
韩德让知道自己担子重,景宗皇帝撒手人寰时,萧太后三十岁,皇帝只有十二岁,主少国疑,契丹贵族们此时蠢蠢欲动,就跟过了惊蛰的虫子似的,心里又痒痒了。
在景宗皇帝的压制下,咱们沉静了这么多年了,该活泛活泛了吧?该过把皇帝瘾了吧?当时的情势危急到什么程度呢?据史籍记载,“诸王宗室二百余人拥兵握政”
(《契丹国志》卷十八),手里有兵权的宗室诸王二百多人,非常可怕。
辽是北方骑马民族建立的家族式国家,重用的都是本家骨肉,皇室贵戚,封爵太滥,王爷太多。
后来同样是游牧民族建立的清朝就吸取了封爵太滥的教训,亲王们没有什么大权,而且爵位不滥封。
世袭罔替的亲王建国之初只有八个,到灭亡的时候也只有十二个,其他都是降封,亲王的儿子是郡王,郡王的儿子是贝勒,贝勒的儿子是贝子,一路降到镇国公。
而辽只要姓耶律就能封王,就可以招募私人武装,可以自己建立州邑。
辽为什么内乱频仍?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关于不若不闻悲与欢无数女人想爬上海城权贵容景行的床,偏偏被沈思渺这个哑巴得逞了。...
江意重生了,这一世她只想报仇。一时顺手救下苏薄,只为偿还前世恩情却没想到偿着偿着,江意觉得不对味儿了,怎么就成了他夫人了。她温顺纯良,六畜无害他权倾朝野,生人勿近。但满府上下都知道,他们家大将军对夫人是暗搓搓地宠。大将军,夫人她好像把丞相的脸踩在地上磨掉了一层皮,但夫人说她是不小心的。正处理军务的苏薄头...
关于娇妻甜如蜜樊少,轻轻宠第一次见面,她吐了他一身。先生,你好臭哦!她嫌弃巴巴的吐槽了一波。第二次,她为了躲债,强行拉住他。先生,借你身体用一下。第三次再见面,她尴尬的想要逃跑,却被男人一把拎住,女人,你已经引起我的注意了!一纸合约他和她成为了契约情侣。一场车祸,两人肝胆相照,相互帮助寻找救援。樊少鹏醒来后得知习琳的离去,愤恨世俗的他开始有些反社会,直到习琳再次出现在展鹏庄园。你好,我是樊少请来的护工...
当初说好了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我马上四皇啦老大。你对我态度好点行不行?现在全cp只有我知道你是间谍,我回去把你资料删掉你做一辈子四皇我也不用烦了。从特工到世界之王。本书又名海贼无间道,海贼之谍影重重,海贼oo7笑已有完本老书海贼之火龙咆哮欢迎移驾一观咯。...
关于万古神王万古神王林牧本是小城的少宗主,因经脉碎裂被废,却不知道因此觉醒体内龙罡,实力从此一飞冲天,本想低调地寻找抛弃他的父母,却不曾想,低调不起来阿!...
七岁能给鬼量身,十八睡棺魂出门!自打我出生的那一天开始,我就命犯五弊三缺,四舍两劫!同时又是百鬼缠身,很多次命悬一线!直到一次机缘巧合,我终于发现原来在我的身体里面还存在着另外一个我(有声小说已于喜马拉雅FM同步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