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不过,比起琉球和安南来,朝鲜人更有一种中华文化继承者的心态,虽然同样都是“事大”
与“朝觐”
,朝鲜人仍然觉得,只有自己坚持了中华正宗,只要琉球和安南使者的衣冠打扮稍稍偏向满清,就打心眼里看不起。
徐浩修,对安南使团的君臣在朝觐时候穿了满清服装异常不满,就明知故问的讽刺,“贵国冠服本欲满洲同乎?”
安南人回答说,以内皇上表彰我们国王亲自来朝觐,所以,特别送给车服,我们奉命在北京朝拜的时候使用,归国反途中在穿回本来的衣服,这种衣服不过是一时权宜而已。
本来这是当时安南人小心翼翼的策略,但是,在徐浩修“政治正确”
式的故意追问下,据说安南人也面有愧色。
对于虽然穿着大明衣冠的琉球人、缅甸人等等,尽管穿着并无可挑剔,但朝鲜的使者觉得他们的文化不是那么正宗,金正中就很鄙夷地批评琉球人,说他们轻薄狡诈,不够谨厚。
而缅甸人则是三国孟获的遗种,他们穿蟒布衣服,但头不戴冠帽,梳了两髻,极可笑。
说起来,朝鲜人在穿衣戴帽上面,好像显得相当苛刻和自负,他们面对琉球和安南有一种居高临下,甚至面对清国人也一样从心底里透出不屑,当有汉族文人询问,“(朝鲜)使臣不加帽而所以戴貂皮者,何制也?”
金正中就很骄傲地回答,这是中华就职,你没有听说过吧?
当中国士大夫称赞他们是衣冠之国,他们又故意反问中国衣冠究竟来自何代。
像朴思浩就是这样,和汉族文人一起聊天,偏偏哪壶不开提哪壶,故意挑衅地说,你们清国的帽子、狭袖,竟然用于朝贺宴享祭祀征战燕居,那么这是中华之制吗?
高朋满座面面相觑,只好尴尬地回答:这不是唐宋明遗制,是清国之制。
这时,朝鲜使者心理得到极大的自我满足,汉族中国人的心里却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五、汉族妇女服饰:边缘的模糊
和外国使者的衣冠一样,满清妇女的服饰有时也会成为激活汉族历史记忆的资源。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曾用焦秉贞绘、朱圭刻《耕织图》与清初《燕寝怡情图》为例,说明清代妇女服装仍然沿袭晚明,如高髻、花钗、对襟外衣或水田衣、长裙、或加云肩,从万历到康熙、雍正。
甚至故宫博物院藏《雍正十二妃子图》里面的满清皇妃,都穿了汉族的衣服。
这倒是实的,有时候,审美习惯并不跟随政治规训,康熙年间出使北京的崔德中就注意到,汉族的女人又得穿着摺裳,上身穿明代衣服,头上装饰着彩花珍珠,出门的时候脸上罩着黑纱,有的骑驴而行。
于是大为感慨说,“女子则犹带明衣制矣,可爱。”
明衣冠可爱而清冠服丑陋,这当然是朝鲜人的固执见解,不过,对满清习惯的鄙夷,伴随的只是对汉族衣冠的偏爱。
朝鲜人从很早期就坚持穿着汉族衣冠,还把它看成是“文明”
的象征,《三国史记》卷首金富轼序文里,就历数新罗到高丽的服饰变迁,他说,到金春秋得到唐太宗皇帝所赏赐衣带,回到朝鲜推广,便以华变夷,而在后来文武王时,又改革妇女的服装,自此以后,衣冠才完全同于中国,而朝鲜也从此进入“文明”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建筑系的高材生意外来到了贞观后期,成为了李世民的十六弟李元瑷。面对已经展开宏图诗篇时代,李元瑷没有赶上最辉煌的潮流,本着随遇而安的心态,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小目标,用自己所长,建造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宫殿,设计一座堪比唐长安的城池。事与愿违!李世民的辉煌时代是过去的很快,迎来的却是盛唐的篇章。天皇大帝李治,一代女皇武...
李虚收了个女徒弟,饿了徒弟会喂饭,累了徒弟能捏肩,睡觉徒弟帮宽衣解带。真不是他懒,是徒弟太勤奋显得他有点懒。普通群192271096...
退役特种兵龙潜都市,是龙,注定不凡,一遇风云便化龙。强势崛起,拥最美的女人,踩最强的人!...
表面平和的都市里,刚刚斩杀了一只凶妖的安哲身心疲惫的看着眼前的黑发少女辉夜大小姐,我真的很累了,有什么事明天再说吧。四宫辉夜的脑海中,回荡着女仆兼姐妹的早坂爱那面无表情的郑重提醒大小姐,这里要提醒你,根据我的调查,喜欢安哲的人有很多比如人气作家霞之丘诗羽大明星樱岛麻衣世界知名画家椎名真白,另外还有许多优秀美丽的女孩,你一定得主动出击才行想到各位书友要是觉得辉夜大小姐想让我入赘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辉夜大小姐想让我入赘...
都市神级兵王是苦瓜仔的经典都市言情类作品,都市神级兵王主要讲述了铁血兵王退出部队,携一身功夫,纵横都市,凭借个人能力,由一个苦瓜仔最新鼎力大作,年度必看都市言情。PO18官网提供都市神级兵王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
关于娇妻似宝,腹黑老公太闷骚娇妻似宝,腹黑老公太闷骚唐莫寒说做情人,要懂分寸。所以,苏墨墨这个见不得光的情人,很有分寸的滚到了大洋彼岸。她以为再也不会有瓜葛。男人却跑来砸了她的订婚宴,强势的把她抢回家,唐太太的位子给你,想要什么都给你,嫁给我。说好的再不相见,却变成了宠妻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