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十五页。
我们刚刚讲到的这条戒是庚二、不行悔谢戒,这一条戒的大意是说:菩萨可能去侵犯到众生;或者是菩萨并没有侵犯众生,但是众生怀疑菩萨侵犯到他。
总之就是这个众生对菩萨已经生起了嫌恨的心情,菩萨如此了知以后,假设没有如理的去忏悔、去化解彼此的恶因缘,使令这个恶因缘一直这样子相续下去,这个菩萨就犯了菩萨戒,这是「不行悔谢戒」的大意。
辛二、无违犯相
看戒文:
无违犯者: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若是外道;若彼希望要因现行非法有罪方受悔谢;若彼有情性好斗诤,因悔谢时倍增愤怒;若复知彼为性堪忍,体无嫌恨;若必了他因谢侵犯,深生羞耻:而不悔谢,皆无违犯。
开缘当中有六个情况:第一个「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这个菩萨的善巧方便,知道这样的因缘,假设菩萨不去忏悔,反而能够使令对方产生反省对治的力量,而出离过失、安立功德,这是以不忏悔的方便给众生产生一种灭恶生善的方便;
第二个「若是外道」,对方根本就是一个邪见外道,邪见外道当然内心当中有很粗重对立的心情,特别是对于有志于弘扬正法的菩萨,所以菩萨再怎么样的去忏悔,基本上都没有多大的作用,所以对邪见外道就可以不加以忏悔;
第三个「若彼希望要因现行非法有罪方受悔谢」,就是对方待人处事很有原则,他希望你要忏悔一定是要有真实非法的事情出现,「现行非法」,你一定要有非法的现行才能够忏悔,而这个时候菩萨是被冤枉的,所以在对方是这么一个有做事原则的情况之下,菩萨就不必去忏悔了,只要直接解释就好了,因为对方的要求是「你既然没有错,那就不要忏悔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随顺众生的心意,就直接解释不必忏悔;
第四个「若彼有情性好斗诤,因悔谢时倍增愤怒」,对方的众生体性特别好斗诤,就是这个人瞋心很重,现在这个时候正在气头之上,菩萨观待因缘,就是等待他的瞋心稍微平息了以后再行忏悔,就是在瞋心的炽盛之下暂时的回避而不忏悔,这个是无犯的;
第五个「若复知彼为性堪忍,体无嫌恨」,菩萨虽然触恼他,但是菩萨知道这个人的个性,他的习性特别的堪忍,忍力很强、胸量广大,怎么说呢?因为他是体无嫌恨,这个人过去生什么事情发生他也不往心上放,他的内心就像是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这种人胸量广大,事情过了不当一回事,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当然就不要忏悔了;
第六个「若必了他因谢侵犯,深生羞耻,而不悔谢」,有些人他有深重的惭愧心,你向他忏悔,反而加深他的惭愧心,他更加的过意不去、更加痛苦,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不忏悔:我们在这六种的境缘之下,而不悔谢,皆无违犯。
诸位要知道,「不行悔谢戒」这一条戒,佛陀的慈悲,一方面是要增长菩萨的慈悲心,我们不要让众生产生损恼;一方面这条戒还有一个很深的意思,就是广结善缘,不要树立敌人。
诸位我们看看,现在这个众生的世界,人跟人之间是互相影响,人跟人之间总有一天要相遇的。
你看有些人他修行很精进,但是他个性太刚,太刚的时候,人跟人之间接触就会造成一些问题,他的问题「个性太刚,不跟人家忏悔、也不去化解,不管别人,我修我的」,他认为问心无愧就好,这种人以后在道场住就有困难,很难安住。
很难安住就到其它地方去,性格使然,没多久又撞到恶因缘,他又不能安住,就会对他修学圣道造成一种障碍。
你看有些人还很奇怪,有些人你看他懈怠,但是他很能住(呵呵),他这个道场一住住几十年,这也是一种功德。
他为什么呢!
所以你看世间上的事情一定是因缘所生法,他有这个相貌出现、他有这个果报,一定有他的因缘,可能是个性调柔,他在人群当中姿势站得很低,所以他就很能住下去(呵──)。
所以蕅益大师说:「律己宜带秋气,处事宜带春风。
」对自己你不能太纵容、太调柔,对自己的确是要刚,烦恼不能断要他断,对自己要严苛;但是待人处事你要调柔一点,调柔一点的时候人际关系好,你在道场住就会受欢迎,就算有一点事情别人也会帮助你,你经常对众生散发一种和气,别人也就回报你和气,这个时候你道场就能够住得久。
道场住得久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修学善道不是短时间,你要长时间在一种稳定性的一个寂静处、衣食具足的道场,长时间的修习,你的生命才会慢慢的变化、慢慢的灭恶生善,这个修行不是短时间的。
那么在大众当中你要受欢迎,你就是心性要调柔一点,不要太刚,这一点很重要。
这一条戒就有这个意思。
庚三、不受悔谢戒
辛一、有违犯
这当中分成两科,先看辛一、有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他所侵犯,彼还如法平等悔谢,怀嫌恨心,欲损恼彼,不受其谢,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虽复于彼无嫌恨心,不欲损恼,然由禀性不能堪忍,故不受谢,亦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一个安住在菩萨种性的菩萨,这当中他所侵犯,他人来侵犯菩萨,前面那一条戒是菩萨去侵犯众生,现在刚好相反,就是有众生来侵犯菩萨,对方已经知道过失了,还如法的平等来向菩萨忏悔。
如法指的是忏悔的身口二业,就是在忏悔的时候,对方具足了忏悔的仪轨,也就是态度谦卑、口气柔顺,这叫如法;他的意业也是保持平等,也就是说对方已经把这种对立的心调伏下来。
对方以这种平等的心情如法的来跟菩萨忏悔,但是菩萨却采取以下两个行动,这是属于犯戒的:先看第一个「怀嫌恨心,欲损恼彼,不受其谢」,菩萨为了要嫌弃对方,就是看不起对方,或者是要使令对方产生怨恨,他对对方有怨恨心,希望能够因为不接受他的忏悔,来对众生产生折损,使令他产生损恼,所以故意的不接受对方的忏悔,这样子是犯到菩萨戒,这是第一种情况,就是因为这个嫌恨心」想要去损恼对方,所以不接受忏悔,希望能够因为不接受忏悔,使令他能够增加身心的痛苦,这个是第一个犯菩萨戒的理由。
第二个「虽复于彼无嫌恨心,不欲损恼,然由禀性不能堪忍,故不受谢」,说你不接受忏悔实在是没有嫌弃怨恨之心,你也不是要使令对方因为这样而损恼,但是你为什么不接受忏悔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新书随身带着地狱已经上传,书页中间有直通车,恳请兄弟姐妹们多去投几张推荐票。...
前世,她与人为善,步步小心,弃家族使命于不顾,偏听偏信,却受渣女所害,血尽而亡。这辈子,一朝重生,凤凰涅槃。且看天才少女,手握捉鬼技能,虐渣敛财,走上人生巅峰。只是,这狂拽酷霸形如忠犬的长官大人,是怎么回事?我救了你,不如以身相许?又救了你,便以身相许吧。唔,作为你的未婚夫,钟颜,我...
都督者,一军之首也。位高权重,一言九鼎,叱咤风云。非强者不能为。北魏末年,朝廷腐败,六镇起义如火如荼,涌现出无数脍炙人口的大都督。他们当中,有功比曹操,祸比董卓的尔朱荣尔朱都督,有八千白袍横扫北魏的陈庆之陈都督,有靠着一张脸和一张嘴起家,软饭硬吃的高欢高都督,还有文韬武略皆备的贺拔岳贺拔都督,低调憨厚的宇文泰宇文都督等。个个都是一方枭雄。但在这些威风八面的都督里面,也有一个迥异于常人的异类混迹其中。有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刘都督,虽然他比高欢更帅,比陈庆之武力更强,比尔朱荣脾气更好,比贺拔岳处世更谨慎,比宇文泰更低调宽厚。但却因为奶谁谁死,跟谁谁倒,称赞谁谁倒霉,被人冠以乌鸦都督的恶名,被各方势力所嫌弃。老哥听说了么?尔朱荣乃旷世奇才,曹操再世,又手握雄兵,马上就要登基称帝了。你我跟随尔朱荣,去混个从龙之功怎么样。洛阳街边,刘益守信誓旦旦的对临清县男爵陈元康蛊惑道。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都督请留步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都督请留步...
双重人格就像一个身体里住着两个灵魂一个好,一个坏一个善,一个恶甚至一个卑鄙,另一个却很高尚他们截然不同却可以同处而我拥有的人格不止两重我身上分裂出来的每一重人格都是我的化身...
本是至高无上的帝王,一次意外的重生让他再度回到了现实生活中,装逼打脸样样精通,平静无比的都市再度掀起一场腥风血雨PO18脸红心跳(18wenhcom)提供重生之最强仙帝归来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
一朝年少踏诸天,战天斗地逆乾坤!庆余年,与庆帝决战于大东山!雪中悍刀行,与李淳罡论剑于东海,立不朽皇朝!将夜,踏悬空,镇知守,与夫子论日月!兜兜转转,一路披荆斩棘,问道于苍茫时空。若干年后,他超脱诸界,俯瞰世界海,坐看浪潮起落。各位书友要是觉得穿越诸天,开局救下司理理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